火箭炮在二战风云2中属于高威胁的远程火力单位,尤其是喀秋莎和龙卷风等型号,凭借超远射程和范围伤害成为战场核心。克制这类武器的关键在于利用其机动性差、防御脆弱的特性,通过战术部署和兵种配合实现压制。
火箭炮的射程优势使其能在安全位置输出,但视野依赖其他单位提供。针对这一弱点,可优先歼灭敌方侦察车或摩托化步兵,迫使火箭炮失去目标锁定能力。利用地形遮挡或森林掩护接近,避免在开阔地带正面推进。火箭炮对车辆单位伤害极高,但面对步兵和空中单位时效果有限,因此步兵突袭或轰炸机精准打击能有效瓦解其火力。
火箭炮在阵地战中需依赖其他部队保护,集中火力破坏其防御体系是突破口。攻城炮或自行火炮可在远距离针对火箭炮阵地进行压制,但需注意保持安全距离,避免进入敌方射程。若敌方火箭炮部署于城市防守,优先摧毁其周边炮塔和补给设施,削弱整体防御后再集中进攻。火箭炮装弹时间较长,抓住其攻击间隙发动突袭可大幅降低战损。
火箭炮对空能力较弱,龙卷风虽能应对轰炸机,但无法兼顾多方向空袭。空军单位可从不同角度切入,分散敌方防空火力后集中打击火箭炮。若缺乏空军支援,可派遣高机动单位如轻型坦克快速穿插,扰乱敌方阵型后再由主力部队跟进。火箭炮一旦失去阵地保护,极易被快速歼灭。
避免正面硬拼,优先破坏其支援体系,利用射程差或机动优势逐个击破。战场形势多变,灵活调整策略才能最大化压制火箭炮的威胁。